伊贝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买个月亮戴手腕上这浪漫你拼不拼 [复制链接]

1#

总觉得今年过的特别快,上一秒还在考虑入夏穿搭,转眼不到半个月就要喜迎中秋...

每年临近中秋,有关赏月、吃月饼的话题不断,其实上周末表圈有件大事也挺火,“钟表与奇迹”(ww)高级钟表展在上海正式办展了。

表展撞上中秋,我发现今年不少大牌们的新款都有着月相功能。比如积家约会系列的高级珠宝月相表↓

江诗丹顿的伊灵女神系列↓

IWC万国表的葡萄牙系列↓

东方人的月亮情怀自古就有,最经典的莫过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不能把天上那一轮明月据为己有,但腕间的明月可以有啊,于是表届出现了月相表。

不过如今的制表行业西方算大头,从PP百达翡丽到浪琴再到小众品牌都在出月相表,大家有木有好奇过:

为什么月相在西方还那么风靡?月相表到底干嘛的?买块十几万的月相表,值不值?

今天我就针对月相表为大家做一篇答疑,顺便告诉大家:很多人觉得买宝玑象征品位,其实女人戴有月相功能的表,一样能体现与众不同、不流于俗的高段位审美!

一大堆爱月相表的女明星来袭↓↓↓

先康康那些年爱戴月相表的美人儿选了啥表,倪妮戴过的积家月相表超级多,我最爱这款,华丽不失女人味↓

*戴过万国宝曦系列的U腕表,简洁看起来有质感↓

袁泉戴过万国达文西系列的月相自动腕表,硬朗有型,这个系列职场妹子都能驾驭~

还有邬君梅,戴过宝珀女装系列的月相美人,表款外刚内柔,很衬她有阅历和高审美,又不失生活情趣的特点。

月相顾名思义就是月亮的相貌,虽然有个大概的周期性变化,但严格来说每个月都不一样。

月相表,无非是通过一些形式把一定时间内的月相展示在表盘上。

像平时大家最常见的月相表,表盘上会有一个月芽型的小窗口,底部两个半圆遮挡,里边就是月相盘。

这个月相盘转动一圈,代表着月亮一个月内的盈亏变化,注意转动一圈代表一个月,不是一天就转一整圈。

拆开来看,月相盘上其实有两个月亮,所以在窗口底部出现两个半圆形的遮挡,是为了避免同时出现两个月亮。

可能有人问:每个月天数不一样啊,有的30天,有的31或者29天,月相表能精准对应每个月吗?

我只能说自古钟表师们对月相精度的追求特别拼。

像最常见的月相盘是59齿的,设计原理是把30和29天平均以29.5天算,但又没办法做29.5个齿,所以凑个整月相盘就成了29.5乘以2=59颗齿。不过这种一开始精准,往后都按照29.5天算,日积月累,大概每2年7个月就会相差一天。

后来为了提高月相的显示精度,一些钟表师又想出了其他办法,比如通过增加月相盘齿数,将59齿增加到齿,或增加齿车,多一枚齿车误差降低40倍,从而使周期内的误差每月缩小到十几秒甚至几秒,达到年误差一天。

目前为止月相表能达到的最高精度,是年独立制表师AndreasStrehler设计的Sauterelleàluneperpétuelle腕表,用了一套全新齿轮系算法,达到每2,,年才产生一天误差,直接超过万年。。

讲真,万年后人类在不在还不一定呢……我觉得作为消费者,大家不必过于计较精度,现在很多月相表,只要保养得当,真的能陪你到老。月相精度其实就和时计一样,更多是象征传统腕表行业的先进技术,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价格。

前边说过在东方,月亮被赋予了很多情怀,其实在西方月亮也是神秘、美好、浪漫、诗意的代名词。

神话传说中有月亮女神,并且不同的月相有着不同的身份。艺术、文学作品中,月亮也是备受欢迎的创作对象。

回到现代,梵克雅宝、香奈儿的高级珠宝系列都有月亮美人,曾任美国第一夫人的杰奎琳·肯尼迪还戴过一款月亮造型的耳钉↓

还有时尚圈这两年爆火的单品,“日月神教教主”MarineSerre和她的新月衫、Staud的招牌月亮包...都能看出对月亮元素的喜爱。

所以把月亮放在表盘上,也是人类对月亮情怀的结晶,美好寓意不言而喻。

腕表的复杂功能很多很多,计时、飞返、世界时、三问、陀飞轮、万年历等等等…

对多数女生来说,那些往往太难懂,太复杂的功能很难Get到厉害之处,一般只有特别爱表懂表的人才会买。

但月相展示功能不一样啊,一方面比三问、逆跳操作简单,买表时调好一次,少则两年,多则上百年不用管,对女人来说省时省心,其他时间静静看它美就行了,月相它自己就会不断切换。

另一方面,相比三问、陀飞轮这些更容易藏于内部的功能,月相更直观,一眼可见,女生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手欣赏。

想想不管你在无聊时,郁闷时,约会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此刻的月相是什么样子,那种感觉就好像即使身处异地,依然可以通过视频看到挂念的猫咪一样,极其心安~

虽说现在的科技产品那么多,月相表更像一个装饰功能,但它的发展几经波折背后意义很深,月相表往往比普通款更保值,行情也好。

最早的月相功能,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安提凯希拉装置,科学家推测在当时风靡一时,遗憾的是后来消失了。

在年后,人们又发现建于14世纪的布拉格天文钟,有着类似的月相装置。

这座天文钟建于年,是以当年盛行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年绕一周,下面的一天绕行一圈。

找了个模拟动图,中间的蓝圈象征地球,逆时针上的球体代表月亮,光看这个表盘就不明觉厉,我也就感叹了一百+次古人的智慧。

它在设计上还有别的小巧思,每天中午12点,十二尊耶稣门徒从钟旁依次现身,6个向左转,6个向右转,随着雄鸡的一声鸣叫,窗子关闭,报时钟声响起。只可惜当科学家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时,这些时钟的出现就减少了。

到了16世纪,月相装置又被用到西方的独立座钟,这种长案钟的价格昂贵,仅有少数富裕人家能负担得起,所以依然没有普及开来。

然后就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怀表的发展,月相功能也由大型座钟转移到了小巧的怀表。

大家熟知的宝玑先生,就是第一个将月相挪到怀表上的人,他为圣米亚特伯爵设计的No.5怀表上就带有月相功能。

再后来,宝玑先生又为那不勒斯王后发明了腕表,月相功能又投入了手表的怀抱。

But!第一块腕表是宝玑所发明,但世界上第一块有着月相功能的腕表却是宝珀创造。

说到这块表,背后还记载了一段重要历史。、年代时,精工在日本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石英手表,随后风靡出现“石英风暴”,这为传统的瑞士钟表业带来巨大冲击,堪称钟表业最黑暗的一刻。

而宝珀在年,首次将怀表上的复杂功能——月相显示移植到腕表上,让全世界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