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知多少贝母止咳应对症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价格在什么价位区间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28/4345637.html

二贝母,即川贝母、浙贝母,二者均有止咳化痰之功,临床常相须为用,故称二贝母、二母。由于二者产地不同,故临床使用稍有差异。

川贝母又名青贝、尖贝

浙贝母又名大贝、象贝

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的地下鳞茎。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之功,适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瘰疬、乳痈、肺痈等。

《本草汇言》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

药理研究表明,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川贝流浸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作用。西贝母碱有解痉作用;川贝碱、西贝碱有降压作用;贝母碱能增加子宫张力;贝母总碱有抗溃疡作用。

浙贝母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归肺、心经,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之功,适用于风热、痰热咳嗽,瘰疬,瘿瘤,乳痈疮*,肺痈等。

《本草正》言其“大治肺痛、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本草纲目拾遗》言其“解*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药理研究表明,浙贝母碱在低浓度下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扩张作用。浙贝母碱及去氢浙贝母碱有明显镇咳作用,还有中枢抑制作用,能镇静、镇痛。此外,大剂量可使血压中等程度降低,呼吸抑制,小量可使血压微升。

《本草纲目》以前历代本草,将各种贝母统称贝母,至明《本草汇言》始才有本品以“川者为妙”之说,《轩岐救正论》正式有浙贝母之名。

川贝母、浙贝母功用相同,均可清热散结,化痰止咳,治疗痰热咳嗽,瘰疬,瘿瘤等。但川贝母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长于润肺止咳,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浙贝母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长于清炎散结,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所致的咳嗽用之为佳。因此,使用贝母时应注意辨证。

风热咳嗽

是由风热犯肺引起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不利,痰*黏稠,口干口渴,舌红苔*,此时两种贝母均可选用。贝母性味苦寒,能入肺经,泻肺热,宣肺气,涤痰涎,是治疗肺热咳嗽,痰*黏稠的良药。

肺燥及秋燥咳嗽

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胶难咯,或痰中带血,胸痛隐隐,口鼻干燥,咽干口渴,此时宜选用川贝母。川贝母润肺化痰,养阴生津,贝母炖梨是民间常用的食疗方,对肺燥及秋燥咳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肺脓疡

表现为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口干,此时宜选用浙贝母。浙贝母苦寒较重,开泄力大,长于清火散结是其优点,是治疗肺脓疡的理想药物。

脓胸

经X线确认为脓胸者,配合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有良好效果。两种贝母都有清金化痰,泄肺除热之效,可消除痰热,促进脓胸吸收。

由此可知,使用贝母应对症,贝母对热性咳嗽较为适宜,对肺寒咳嗽,如咳嗽痰稀,或咳白色泡沫样痰,肢冷畏寒,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者不宜选用。使用贝母时不宜与乌头同用,孕妇不宜选用。

文章来源:健康周报

胡献国/文

美术编辑赵阿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