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薇菜成为了农户的摇钱树,他的企业总资产达 [复制链接]

1#

张长友被日本客商和国内同行称为中国“薇菜王”。从县保险公司的下岗职工到中国“薇菜王”,十几年间,张长友经历了怎样的创业历程?

年元月,年近不惑的张长友下岗闯市场,贷款30万元,带着30名青年在县城租了栋楼房,办起农副产品贸易公司,以“提篮小卖”的方式拉开了创业的帷幕。刚开始经营农副产品的张长友,获悉基层供销社有积压5年找不到“婆家”的贝母、厚朴等中药材多吨。

他一次全部“吃进”,组织一支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加工队”,挑选、整理、分级,进行深加工。然后将加工后的多吨中药材全部抛了出去。让他的公司实现纯利润10万元。

在鹤峰,薇菜漫山遍野都是,他认准,这是一条生财之路。于是,一个以大山作基地,开发天然绿色富硒食品薇菜为主体的创汇产业,在公司轰轰烈烈地干开了。张长友带着第一批深加工后的纯天然薇菜来到大连,通过进出口公司与外商做起生意。

那年,他向日商销售薇菜60多吨,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多万元,为地方提供税收近万元。年开始,张长友开始增大薇菜收购量,并先后与日、韩等国的8家薇菜经销商社建立起贸易关系。

薇菜身价增长百倍,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大家纷纷加入采摘薇菜的行列,觅菜之风刮遍土苗山寨。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余亩的薇菜人工栽培基地终于建成,使周边20多个村的多户农民受益,也为公司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年,日本东光株式会社客商到鹤峰考察薇菜资源时,对长友公司的薇菜加工提出改造建议。张长友投资万元,征地20多亩,建起了1.7万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以及一座集冷冻、冷藏、保鲜于一体的吨冷库及加工生产线。

当日商再次来公司考察时,非常满意,表示要和张长友结成长期的经营伙伴。年,“长友牌”薇菜获得了日本JAS有机食品认证,长友公司被日本指定为原料、产品生产基地。

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建成了国内较大的薇菜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张长友也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薇菜王”。

薇菜产品风靡日韩、享誉港台,企业效益飙升。截至年,长友公司采取“买全国、卖世界”、“两头在外”的经营方式,企业总资产达到1.78亿元,安排就业余人,累计实现地方税收多万元,出口创汇近万美元。

相信在张长友的带领下,会让更多人收益,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对机遇的判断和敢想敢为的勇气,所以想做什么的时候不能犹豫。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