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表示不可控因素太多,因各种原因错失了很多机遇,大家总结到最后可能还是因为风险不可控的缘故,最近因为部分区域封闭导致运输不畅从而引起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涨价较为明显,对于高速难下、省界难通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及时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懒政行为进行了批评,相信随着高速、省道的打开,部分产品需求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在价格波动频繁的当下,适当存货才能更自如地应对客户需求变化;
中药产品的特性之一是“一季产四季销”,所以,整个中药材原料的本质就注定需要各方资源的辅助和加入,从而才能更有利于中药材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各方资源融入交易环节后自然会无意增加整个交易流通的成本,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交易流通的效率;如何有效地增加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这是整个行业以及跑合网平台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前端影响到“三农”后端涉及到工业生产及人民健康,希望大家严谨对待各个环节——因为“严谨就是关爱”。
茯苓:近期各规格均出现明显回调,据产地客户反馈近期货源走动明显减缓,外商采购也因疫情无法抵达,但从整体反馈来看,市场货源出售意愿明显加强可能是诱导价格回调的因素之一,昨日有陕西客户反馈在近两年准备引种茯苓、天麻等产品,地方政府扶持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安徽产区和云南产区的森林保护政策逐渐吃紧,熟悉茯苓种植的都知道,种植茯苓的原料需要直径30-50㎝的柏树段追加菌种一起种植在田间,达到这个直径的树龄都在5-10年之上,所以,从长远来看未来茯苓的价格还会受到柏木原料的影响;当前药厂统块喊价约30元/kg、统丁喊价约35元/kg、杭丁喊价约38-40元/kg,短时间内根据需求表现可能还会小幅回落;
茯苓
浙贝母:产新初期,江苏南通浙贝母货源流通变快,产地行情有所上扬,从前几年含硫贝母被强制退市后,浙贝母经过了漫长的转化和历史库存消化过程,浙贝母片的价格在年的下半年也掉到了低谷,随着库存的消化以及部分扩种区域的停种,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归,目前主产区依旧是江苏(种苗和贝母原料供应)、浙江磐安(种植、加工、销售)为主,根据产地客户朋友反馈目前周边也有被扩种的迹象,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几百公里,原有的梯田种植,现在多集中在平坦地块机械化程度也逐步提高,整体规模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浙贝母当前价格稳中有升,后市直至产新结束都不会太平稳,建议大家多